文 | Joy2014年勒阿弗尔队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进步,勒阿弗尔队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进步我回到家乡,进入到教育培训行业,主要培训即将去北美读高...
文 | Joy
2014年勒阿弗尔队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进步,勒阿弗尔队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进步我回到家乡,进入到教育培训行业,主要培训即将去北美读高中和大学的初高中生的语言考试能力,比如托福考试等。在神的应许和带领下,借由这份平台,我长期陪伴一个个青少年和其家庭的成长,不断学习按照上帝爱我们的样子,去爱一个青少年,无关乎他的成绩好坏,行为优劣,在侍奉人里侍奉上帝。同时也借着期间失败的经历,破碎了我那颗寻求被认可和名望的心。只有这颗心破碎了,来自天国的生命才能流淌进来。
对“问题少年”的初心
进入教育培训行业,最大原因是因为我知道神呼召我服侍群体是:11-16岁的青少年,特别是有行为出格问题的青少年。这个呼召,神在很小时候就动工了。
我出生在离异家庭,从小跟着我的爸爸或妈妈,认识许多新的叔叔和阿姨,并且和他们的孩子相处。于是从那时开始,“不同家庭和孩子”这个概念,就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学时,我的成绩很一般,并且常常会因为成绩一般又比较胖而被老师或者同学嘲笑。初中时,我开始抄作业,考试作弊,谈恋爱,做一些在那个年纪看起来比较“酷”的事情,以掩盖我的空虚和孤独。但因为期间遇到几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我爸爸对我不离不弃,他选择在全部人放弃我时继续相信我,于是初三我开始奋发努力,最终如愿考上一个不错的高中和大学。
因为这样的经历,一直有种感动:在一个青少年的生命里,能有一个人能始终去相信他,有智慧去支持他,能在他最糟糕的时候仍然愿意陪伴他,是非常重要的。
出于这份感动,大学期间我做了许多志愿者工作,比如陪伴留守儿童,帮助中美高中交换生适应文化等。过程里发现:原来,无论一个青少年出生贫穷或富裕,来自东方或西方,漂亮与否,都很容易活在恐惧里。恐惧自己不够好,不够美,不够帅,恐惧自己不被爱。其中一些青少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掩饰这种恐惧,比如极端叛逆,对任何事都不屑一顾等。
在和这些青少年群体相处时,我很希望自己能有更专业的知识去应对一些青少年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学业压力,自我身份认同,自我形象恐惧等。于是,在我第二次去美国读研究生时,我选择了“青少年正向发展和家庭治疗”专业。
那个时候,神借着学校、课程和老师,预备了许多专门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理念,方法和技能。期间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实习,是和上百位美国高中生在在田纳西州山上一个封闭营地里,野营100天,全程无信号。通过和青少年们的朝夕相处,影响并治疗其中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比如抑郁,厌学,辍学,饮食障碍,暴力等。惊讶的是,许多青少年从营地出去之后,真的有许多改变!
那段时期我就一直有个疑问:这些看起来能如此积极影响美国青少年不错的理念和方法,是不是对中国的青少年同样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回国之后,我加入了教育培训行业。
突如其来的要求
对于新老师,我入职的这个公司有两个月的备课期,期间每天10小时备课集训,无收入且不能上课,直到主管审核通过。就在被通知备课通过,进入北美项目部的那一晚,我接到一个电话。
他是我之前并不认识的一位老师。他说他是美国高中项目部负责人,目前美高项目刚成立,还没有招聘专门的老师,现在有一个学生,明天就需要上课,让我今晚熬夜备课,明天去上课!我当时愣住了。因为过去两个月我所准备的课程,是针对高中生的托福口语课,而明天是初中生的小托福阅读课。我毫无准备,且完全没有经验。这个项目刚刚成立,未来会发展怎么样,我也完全不知道。而且我很纳闷为什么他一定选择我?我立马拒绝了。但那位老师说:不能拒绝,你必须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说晚10分钟给他回电话。
挂了电话,我特别不知所措,就开始祷告。我问神:“天父上帝,我知道你不会错。现在我有2个选择,到底哪一个是你为我预备的?我相信你只为我预备了一个。美国高中项目课程来的太突然,我没有准备过,而且这是全新的项目,我怎么去应对呢?如果这不是你预备的,求主帮我拒绝这个老师。但如果真的是你为我预备了这条路,请你为我开门。” 祷告完之后,我打开圣经,正巧就翻到这段经文:“我在你面前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启3:8)那刻我感觉是神亲自对我讲话,我确信这是神为我预备的路。
后来这个全新的项目,确实成为一个见证神的地方。
公司上百号人,包括我,只有两三个基督徒,但神却借着这个环境让我看到:神是爱,神爱世人,神要差我们进到人群里。慢慢的,我的同事,知道我是基督徒,在他们软弱时,我会在跪下来为他们祷告,他们并不拒绝,有的还愿意参加我们教会的英语团契。我的学生,大部分申请美国高中,最终大都会选择基督教或天主教学校,学校要求选修圣经课程,所以在他们临走前,会给他们上圣经课程,带着他们用英文祷告。有一部分家长,在得知我是基督徒后,会私下专门联系我,让我带他们的孩子去教会。他们说,虽然自己没有信仰,但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信仰。
有一天我可以带着我的学生和同事做祷告!这是我在回国前根本不敢相信的,但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罗8:31)为了让我成为他人的祝福,神首先破碎了我视工作为生命的偶像。
重重摔一跤
开始上课之后,第一个学生口碑不错,之后又迅速带出了几个口碑不错的学生,随之而来的认可让我慢慢偏离了刚开始的初心。
工作第一年,我对学生非常投入。上课之外,我会在课下辅导他们心理,帮忙他们申请学校,并且积极和家长沟通,常常我与家长沟通的时间甚至不亚于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同时也非常积极参加讲课比赛,竭尽全力在每次大小比赛里拿到名次。努力工作没有错,但我的内心慢慢变了。
我似乎忘记了刚开始神放在我生命里对青少年的心意,我很害怕一个学生最后没有提分,但很少为学生祷告。我关注学生分数,胜过关注他们的生命。又出于对好名声的渴望,我变得患得患失,浮躁不安。我不容许自己做的不好,只要稍微做不好,我就会加倍努力,做的更好!而每一次做好,却越来越不是为了荣耀神,而是为了荣耀自己。
即便如此,内心却极度不平安,圣灵也无数次提醒,需要来到神的面前谦卑下来,但我仍旧允许自己的骄傲和自负不断增长。当时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给我的虚荣心带来了满足。只是我没想到,每一次满足,都非常短暂,且越来越短暂,于是更加催促我,更快更努力追求下一次更强烈的满足。那时工作是我的全部。我每天愿意工作10-12小时,愿意节假日继续工作,因为工作带给我快乐。后来才知道,快乐短暂易逝,但来自神的喜乐和平安才能长久。
因为“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神的话。”(摩8:11)我丢失了起初的爱心。
当时有很多讲课比赛,每一次大型讲课比赛里,非常凑巧,我都是第二名,而且每一次离第一名都只有零点几分的差距。当时我的室友,一个主内姐妹,参加了我的一场讲课比赛,回来之后她一直在表达:你讲的很好,感谢神使用你。但我内心非常沮丧,说不清为什么,就是不开心。那晚我室友坦诚地和我说:亲爱的Joy,你站在台上为的是见证神的荣耀,我相信天父会为你今晚而骄傲。但剩下你不满足的地方,是不是来自你内心对第一的渴望?我不敢承认。
转折点是我摔跤进医院。因为长期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并需要跑不同校区上课,有一天下午跑校区路上,因为早餐和中餐都没有吃,我在从天桥下来时摔倒了。腿开始流血。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不行,我必须去上课,学生不能没有老师上课!于是我打了一个电单车,让师傅直接奔往上课的地方。一路上流血,师傅说,这样不行,要送我去医院包扎,但我坚决拒绝,坚持让他载我去学校上课。外在看来,这是何等敬业的表现,但内心我已经把工作当做了我的生命,而“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约12:25)
去到校区上课之后,我坚持了30分钟,但还是一直流血,非常疼,我最终无法坚持,只能请假去医院。到医院急诊室之后,外面一间房躺着一个戴氧气罩的11岁男孩,我在里面的一间房。突然,我听到一声大叫,急诊室里的全部医生都迅速冲到外面的房间,开始抢救那个小男孩。空气瞬间凝固了,我也在房间里祷告,求神救他。五分钟之后,那个小男孩死了。他爸爸跪在地上大哭,嘴里喊着说:我儿啊,若可以,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你!
我瞬间也被震惊了!一方面我感叹生命真的如此短暂,另一方面我看到原来一个爸爸真的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孩子的生命,那我们的天父呢?他更是如此啊!他用他唯一独生儿子换来的救赎,难道是让我们不顾自己身体为工作去拼命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白天在医院的那一幕。突然觉得自己好累,那种长期没有休息的疲惫瞬间突袭进来;也突然觉得自己好轻松,因为这是一年多以来第一次我脑海里暂停了工作里的事物,开始思考是不是工作已经成为了我的偶像,并且这个偶像会不会成为我的毁灭?
突然我的邻居,一对美国基督徒夫妇敲门进来。坐在我的床边,那位美国妈妈抱着我,爸爸按着我的肩,开始为我祷告。他们常常为我工作祷告,求神给我更多的休息,但没有一次我能真正听进去,直到这个晚上。我哭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好累,好辛苦,因为无论我做多少,好像没有尽头。我只想躺卧在主里,享受他赐的安息。
那刻,有种感动流淌进来:确实,神预备了我们的工作;确实,我们需要去辛勤工作。但过度工作,是不是也是一种对神的不相信?因为我们觉得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而不相信,我们完成我们能做的,神会帮我们完成剩下的。神预备了安息日,他要求我们休息。能坦然享受神的安息,就是顺服神。毕竟,“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林后3:4-5)
为每一个学生祷告
从那之后,我开始祷告求神给我智慧,去平衡休息和工作。更求神破碎那些我自以为骄傲的东西,比如名师的头衔,而是能真正谦卑下来,寻求神把我放在每一个所经历的青少年和家庭里的旨意。
有一次我和室友看一部基督电影《面对巨人》,里面有一幕场景深深触动了我。有一位老师,他每天都会按着顺序触碰学生们装东西的柜子,为每一位学生祷告,最后整个学校有许多学生信主。那刻我开始反思,我确实有和学生们、同事们分享福音,但我又有多少程度在乎他们的生命呢?我有多少时间在为他们切切实实祷告呢?是我不够重视他们的生命,还是我不够相信祷告的力量?之后,我也学电影里一样,把我每一个学生和同事的名字写在祷告本上,为他们祷告。我不能做到每天为每一个祷告,但每周一定会有这样一段时间专为他们祷告。
很多我深刻祷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问题学生,比如零基础学生,注意力欠缺的学生,不做作业逃课的学生,叛逆且暴力的学生等等。久而久之,基本上学校里有这类的学生,大部分老师都不愿意教,也就会分配给我,我为他们祷告的频率也就更多一些。直到有一天在祷告里,我更加明晰这是神让我去服侍的一个群体。
神给我这样一种启示。“优秀学生”往往在学校和家庭,能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因为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更容易在这类学生身上看到“分数和成绩”。但就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里,所受到的关注会相对较少。这类青少年,他们内心往往非常孤独,缺乏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爱。这群青少年,其实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耐心,更需要有一个人能长期对他们鼓励和陪伴。
我愿意做这个人,但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只有借着神的恩典和爱心。比如一个优秀学生,可能只需要投放10小时,就可以达到预期分数;一个普通学生,需要投放20个小时,可能达到预期分数;但这类有问题学生,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效果,可能半年,可能一年,可能更久。一部分家长选择放弃,因为看不到尽头,于是这群青少年们也就被放弃了。
有时也会遇到令许多老师也包括我自己“讨厌”的学生。他们说的话里,10句话里9句话都是脏话或者黄色笑话,并且毫无尊重。每当那个时候我就非常软弱,上课的每一分钟都很煎熬,只能在祷告寻求神的帮助:“天父,我自己不会爱这个青少年,我很软弱。所以,我求你赐我来自你属天的眼光,用你的价值观去看待他。求你给我来自属天的耐心和爱心,去在他们拒绝帮助或者消极抵抗时,依然能够坚持陪伴他们身边,不要放弃。因为神你从未放弃过我们任何一个人。也求神你打开这群青少年的心,让他们知道,他们值得无条件被爱,无论他们现在如何。”
神真的垂听每一个祷告!
花样少年的蜕变
有一个“校霸”级男生,因为打群架被学校勒令退学,所以选择去美国读高中,那年他15岁。认识他,是因为他过去换了十多位老师,都无法提升他英文成绩,而他又必须用这个成绩申请美国高中。刚开始知道要给他上课,内心很抗拒。他已经学了一年多了,但毫无进展。教过他的老师统一告诉我:放弃吧,不可能!
但在祷告中,圣灵亲自告诉我:无论怎样的学生,Ta进入到你生命里,必有上帝的安排和美意!于是,从给这个男生上课那天,我开始为他祷告。同时我也邀请其他认识他的弟兄姐妹为他祷告。
他之所以上了一年多课都没有进步,是因为他很难集中注意力。基本10分钟就开始走神,所以看似2小时课程,他只能吸收十分之一的内容,大部分在开小差。刚开始带他阅读,阅读10分钟他就会说烦,然后就放弃。后来每次他烦的时候,就鼓励他多坚持一会。每次多坚持5分钟,垒起来就是进步。有时他实在太烦,我就带他去阳台,我说你把你的烦恼大喊出来,脏话也行。他真的会用脏话大喊,之后回教室继续阅读。后期出去喊已经解决不了他的烦躁,于是每次他烦的时候,我就鼓励他唱歌,因为他唱歌很好,然后继续阅读。
就这样,半年多时间里,他的专注度从刚开始的10分钟,到20分钟,到最后1个小时才要求休息和放松。他的英语成绩也因此突破。
我确信是神也改变了他。因为他后来说,以前遇到烦躁就放弃,但现在会决定再坚持一会。
课外,我邀请他去我们教会的英文团契,通过学习圣经来练习英文。他非常乐意,还参加了圣经经文背诵比赛。后来,他和我们小组里一个美国基督徒男生非常要好,我们常常一起出去玩。刚开始他只是为了练习英文,但后来他发现选择这样一个积极的生活,比如去团契、打篮球等,比去网吧更好。团契里的小组成员也一直为他祷告。今年年初,他顺利前往读美国高中。
他走的那天,我有些担心。他后期确实改变很大,学习比较积极,但在国内他相处的群体都是教会弟兄姐妹,去美国之后,能否还有这样能支持他的团体呢?他会不会又选择和一些每天泡网吧打群架的朋友玩呢?美国的学业,他真的能应付过来吗?当时我们也常常为他祷告,求神在美国为他预备道路。
后来再看,我真是小信。我们的信心,不应该在人,而应该在神。不在于他是否能改变,而在于神对他的带领和保护。神对每一个生命,都有如此丰盛的爱。
他在美国的住家是基督徒家庭。住家爸爸是美国高中校长,妈妈是圣经辅导老师,全家非常敬虔,每天都祷告。出国后半年多,他的生命发生了更深的改变。他曾经是全科基本不及格的学生,现在在美国高中里全科都拿A,成为班里成绩领先的学生。他每周和他们一起去教会,有一次他给我发教会敬拜的小视频,他说:耶稣,原来无处不在。
这次暑假回国,我们一起聚餐,他用英文为我们做了饭前祷告。
那一刻,我感谢赞美神!
-- The End --
作者简介
Joy,90后,因感受到一直内心空缺的“爱”,于2012年在美国受洗归主。但信主两年时间里只是“功利”敬拜和祷告,不断受到暴食症,抑郁,自杀倾向困扰。直到在2014年美国一场布道会上真实感受到荣耀的上帝和自身的破碎,全心跪拜,愿这一生和未来的家庭都被神使用。主修青少年正向心理发展和家庭教育,目前的呼召是在中国西部地区服侍。
| 哥林多后书9 : 8 |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
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
几个基督徒女性开设的公众号,坚持用原创文字记录分享自己真实的信仰历程和点滴感悟。她们中有家庭主妇,有单身女性,也有单亲妈妈,她们都是经历了上帝恩典,并且愿意将恩典传递出去的女人,也欢迎你加入到她们当中来。
发表评论